
他戴着荆棘王冠
Date - 17.4.2025耶稣从棕枝主日到耶稣受难日的旅程
作者:ICEJ 高级副总裁兼发言人 David Parsons
上周末,基督教世界纪念棕枝主日和耶稣凯旋进入耶路撒冷。 平日里,在棕枝主日的游行队伍中,会有大批五颜六色的人群挥舞着棕树枝,唱着赞美诗,重走耶稣在橄榄山上的路线。 大多数参与者都是来自圣地和国外数十个国家的传统基督徒。
今年的棕枝主日游行队伍比往年要小,因为该地区冲突不断,前往以色列的基督教朝圣者航班减少。
但我们仍然有充分的理由庆祝耶稣生命中的这一关键时刻。 它有如此多的意义和象征,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天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、埋葬和复活所发生的一切。 这是基督的奇迹和激情的一部分,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,使我们能够活下去,在这个艰难的时刻,这是我们都需要的信息。
四本福音书都记述了基督进城的壮举,但约翰福音的记述更为详细,将这一时刻置于更完整的背景中。 耶稣刚刚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(约翰福音第 11 章)。 他进入的是一座弥赛亚式的城市。 他们一直期待着弥赛亚的到来,摆脱罗马人的统治,恢复以色列的王国–也就是说,恢复他们在大卫王统治下所拥有的一切。 作为一名伟大的教师和医治者,耶稣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,现在他又刚刚让一个人从死里复活。 拥有这种能力的人肯定能带领他们对抗罗马压迫者。
那天,在手持棕榈叶、高呼 “和散那!”欢迎耶稣的人群中,许多人都有这种 “民族主义 “情绪。
耶稣故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煽风点火。 他特意骑驴进城。 他告诉门徒在哪里可以找到他的坐骑。 耶稣这样做是紧跟大卫王树立的榜样。
当以色列敬爱的国王奄奄一息时,他的儿子亚多尼雅错误地起兵篡夺王位。 但大卫命令他忠心的追随者迅速采取行动,将所罗门放在他的王驴上,带他到基宏泉边,在那里膏立他为以色列王(列王记上 1:32-35)。 耶稣知道他所骑的驴对他的子民来说象征着王权。
耶稣也知道先知撒迦利亚曾预言过这一幕,他说 “锡安的女儿啊,要大大喜乐! 耶路撒冷的女儿啊,应当欢呼! 看哪,你的王要到你这里来;他是公义的,有救恩的,是卑微的,骑着驴,就是驴驹。 (撒迦利亚书 9:9)
因此,耶稣非常清楚地向以色列人展示了他的君王资格。 然而,在一周结束时,他却被许多同样摇摆不定的人拒绝,被挂在十字架上。
他是否沉浸在众人的赞美声中? 他是否对事件的突然转变感到惊讶? 当然不是!
耶稣刚刚通过拉撒路宣告并证明了 “复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!”(约翰福音 11:25)。 (约翰福音 11:25)。 然而,《约翰福音》记载他 “忧愁”(第 33 节)和 “自己叹息”(第 38 节)。 在耶路撒冷受到热烈欢迎之后,他仍然 “忧虑”(约翰福音 12:27)。 (约翰福音 12:27)确实有一些事情在困扰着他。 耶稣知道前面会发生什么……苦难、耻辱、被众人甚至被他最亲密的追随者抛弃。 但他还是坚持了下来。
“我该说什么呢? ‘父啊,救我脱离这一刻吧!’但我为此来到了这一刻”。 (约翰福音 12:27)
那天,我们的主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并不是为了赶走罗马人,甚至也不是为了赶走那些嫉妒和反对他的统治者。 他没有寻求一个暂时的地上王国。 相反,他进入耶路撒冷是为了受死,这样他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宝座,统治永恒的王国。

圣经》教导我们,坐在天父的右手边,这样高高在上的位置从一开始就属于他。 但有人向他提出了挑战–路西法(以赛亚书 14:12-17)。 这震惊了上帝,他决定再也不会发生这种事了。 因此,祂派祂的儿子卑微而痛苦地死在地上,来救赎那些永远感激祂有权坐在永恒宝座上的人们。 因为他对天父的顺服,甚至是残酷地死在十字架上,上帝如此高举他,以至于每一个生灵有一天都会屈膝称他为主(《腓立比书》2:5-11)。
统治万物的宝座一直理所当然地属于耶稣,但他来了,并赢得了它。 现在,再也没有人能挑战他的宝座了。 没有人能够像他那样付出代价,谦卑地离开天堂最高的位置,降到最底层。
这正是《福音书》之所以成为一个令人惊叹的爱情故事的原因所在。 基督受难并不是一个美丽的故事。 然而,它是光荣的、无与伦比的,是如此胜过一切。
这一周开始时,耶稣卑微地骑着驴子前来,展示他作为以色列国王的资格。 一周结束时,他戴上了荆棘冠冕。 而我们应该永远屈膝。
耶稣仍需来到世上夺取他应得的王位,即他父亲大卫的王位(路加福音 1:32)。 上帝曾应许大卫王,他的王室后裔有一天会永远坐在他的宝座上,在一个涵盖整个地球的永恒王国里(《撒母耳记下》第 7 章)。 但是,为了实现这个承诺,上帝发誓要首先消灭所有的敌人和对手(诗篇 2)。 祂已经看到祂的儿子在第一次降临时受到如此残酷的对待,这次祂不会让这种事情再次发生。
为了给祂的国度让路,上帝决心动摇世上一切可以动摇的东西–好让祂不可动摇的国度屹立不倒(哈该书 2:6-7;希伯来书 12:26-28)。 毫无疑问,该地区目前的战争就是动摇过程的一部分。 这些都是弥赛亚时代诞生的阵痛,我们不妨习惯这些阵痛,相信主会帮助我们渡过难关。
在但以理书第二章中,先知看到外邦人时代的横扫以一尊大雕像的形式展现,雕像代表了地球上历代伟大的王国,从巴比伦开始,雕像的头是金的,一直到脚是铁和泥土。 然而,一块未经人手从山上凿出的石头击中了雕像的脚,整个高耸的雕像轰然倒塌,被碾成碎屑,然后随风飘散,不留一丝痕迹。 取而代之的是一块长成大山的石头,象征着弥赛亚永恒的国度,它将充满整个地球,永不毁灭。
匠人所弃的石头成了这永恒国度的主要房角石,在我们眼中确实奇妙(诗篇 118:22-23)。
主图: 基督教朝圣者在耶路撒冷橄榄山上参加传统的棕枝主日游行。 (图片来源:Miriam Alster/Flash90)